DDD理念在C端产品前端开发中的应用初探

我在以往的文章中讨论前端实施基于DDD理念的应用架构,往往是立足于复杂的业务系统(往往是B端应用),我认为只有围绕一个处理复杂业务为中心而搭建的系统,才需要从DDD的理念去思考和实践,但在最近,(基于我的切身体会)我发现这一想法是错误的,DDD不仅复杂的B端业务系统的有用工具,而且在C端常规的业务应用中,也具备指导作用

之前我之所以强调只有B端业务需要DDD,是因为我觉得DDD本身所带来的复杂性很强,需要沉淀的东西很多,对于开发而言具有阻碍性,会拖慢开发进度,特别是在追求快速迭代的C端会拖慢进度。同时,我也认为C端应用不存在“业务”的概念,也就无所谓用DDD去解决业务核心复杂性。但是,当我现在开始参与C端应用开发时,我发现,即使是C端应用,它也是有业务的。当一个应用是以用户完成某种目标,需要在多方数据中进行博弈时,就开始拥有一定的业务属性。所以,现在来看,除了类似微博、新闻、短视频等这类纯粹娱乐的应用之外,其他大部分应用都具备业务性质,大到类似淘宝一类的电商平台,小到政府的一个办事小程序,甚至一个乘车码,背后都有多方数据在博弈,都具备业务,甚至一旦这种博弈的强度提升(例如加入风控相关的逻辑),其业务复杂度就会呈指数级增长。

因此,我现在改变了我的想法,我认为,DDD作为一种指导架构设计、技术实现、设计研发的理念,无论在B端C端还是哪里,只要系统具备业务性质,都具备指导意义。

1 应用架构设计

在其他文章中我已经聊了很多有关基于DDD来设计应用架构的内容,这里就不再赘述。我现在想要讲的是一些更微观的东西。

C端应用是否应该在一开始,就进行复杂的架构设计?

我认为需要。C端应用在早期一定是追求快速迭代的,因此会积累非常多的债务。当债务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一定会阻碍开发迭代的效率,因此,应该重构。不过,按照《重构》的讲法,重构应该持续,时时刻刻在重构,但是这种只存在理想情况下。我们这里所指的重构,一定是在一个阶段,对整个项目代码进行刮骨疗伤式的全部重来。但是,我们会遇到一个非常巨大的问题,就是原有的业务逻辑可能在重写时,被疏忽而遗漏掉。而前端用来对抗这种不确定性的武器不多。

一种方案是老代码完全不要动,甚至继续迭代,虽然痛苦,但是起码能保证业务逻辑没有被破坏。在将来有机会,再利用新架构,对这块业务进行推倒重来的重构,通过灰度、AB等方式逐步迁移。手段有多种,例如微前端、MPA(多页应用,不同URL跳转)、在新架构下写一个可支持原始代码运行的沙盒工具……

另一种则是直接全部重写,且不必去考虑原始实现,翻出产品文档,按照文档的逻辑重新实现,像写一个新功能一样。而这样做,意味着我们可以在线上跑两套代码,相互验证,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说B端系统像一座笨重的基地,通过不断的在原来的基础上叠加呈现堆积如山的模式来实现系统的扩张,那么C端应用就像一张星链网,通过不断增加数量以铺张出更大的面积的模式来实现业务的扩张,两者的一个是纵向发展一个是横向发展,看上去,纵向发展的B端系统更需要架构,来实现部分和整体的融洽,而横向发展的C端应用似乎可以分布式存在,甚至可以各自独立。但当我们回到开发层面,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分布式扩张的模式,更难把握架构设计,因为它们看上去可以独立,但是它们大部分又要共通,如果不通,当某些部分需要升级时,不可能到所有节点上去一个一个升级。

因此,把薄薄的星链,按照厚厚的基地来设计,才能在源头解决将来的很多问题。

有人会说,你前面不是讲C端要快速迭代,前期要快吗?是,但并不意味着要快,就不能按DDD来设计,也不是说按DDD来实现,就一定是慢。在架构设计中,有些东西我们必须去做,而如何做好这些,却各有各的不同。

例如,我们必然会写数据请求的部分,毕竟在后端看来,“前端不过就是渲染界面而已“,没有数据来源,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以说,如今的前端应用,99.9%都会有数据请求这个部分,剩下的0.1%可能是古老的php或jsp输出的网站。那么,如何去设计数据请求和数据源管理,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再例如,通用的底层UI组件库,每个项目组都有一套,那么如何去设计这套组件库,就各执一词,各自把牛B吹上天,最后在业务中用时,仍然是不断的改来改去。

我们需要遵循一种理念,让这些共通的东西在项目设计之初就稳定下来,不是最好的才是最好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一个团队一定有自己的特殊性,在团队内能形成一种无形的设计模式,就必须要去遵循它,即使在别人看来很奇怪。

我们要找到一种感觉,即在项目的架构层面,可以去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去避免呢?很简单,就是无论将来的技术发生什么变化,这些复杂的代码都可以被再次使用。没错,只要我们的代码设计为脱离具体环境,是一种纯粹的业务、逻辑的时候,就可以再将来被重复使用,即使可能将来有更好的实现方式,但是起码用上这些老代码不需要什么成本就可以继续使用它们的逻辑。

例如数据请求,当我们从vue2升级到vue3时,这部分代码不需要被修改就可以直接使用。例如UI组件库,当我们需要web和小程序拥有相同样式时,不需要修改即可使用需要的组件。一旦我们的架构设计为这种脱离了具体环境的设计,就可以在将来立于不败之地。

2 从细节去重新审视自己

让我们现在来想象一个场景,需求里是这么描述的:“当库存不足时,界面上需要展示库存不足的提示“。很常见的一个描述对吧。现在问题来了,这里”展示提示“我们是怎么实现的呢?80%的人是不是如下:

<StockTips :isShow="isStockTipsShow"></StockTips>

我们用一个isStockTipsShow状态来控制提示的是否展示,然后就是对isStockTipsShow进行定义或变更:

isStockTipsShow.value = stock === 0;

或者:

get isStockTipsShow() {
  return this.data.stock === 0;
}

总而言之,我们在不断考虑用于控制“展示不展示”的实现。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当我们将来需要将“展示提示“的条件进行修改,例如”当库存不足,且用户参与过某活动,且系统中存在某种情况“,那么我们如何为其提供这种控制逻辑呢?

如果此时,我们换一种视角,我们创建一个属性,名为 isStockEmpty 而且将它从vue组件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和vue没有任何关系。于此同时,我们甚至把“提示”这个看上去是UI层面的东西,也变成了一种抽象的符号,与vue无关,例如这样:

subscribe(isStockEmpty, StockEmptyTips) 

而这个代码,脱离了任何环境,都运行正常。至于在UI上是不是要展示这个提示,则完全是在UI层去实现它。

呃……isStockTipsShow 和 isStockEmpty 有区别吗?有!本质的区别。

isStockTipsShow 是在想我这个界面如何去控制,而 isStockEmpty 是在想从业务上讲我什么情况下代表没有库存了。当时间经历了很久,我们需要将vue2迁移到vue3使用时,就会发现,前一种思维想要改动这个逻辑是万万不敢,而后一种思维则是对组件随便改,但可复用的业务逻辑绝对不改。我们通过写vue代码去适应业务,而非写业务代码去适配vue组件。

你看,一个简简单单的命名,从业务的角度去命名,和从UI组件的角度去命名,就会对我们将来带来可怕的差别。其本质,是思维上的差异。

3 模块

将有关业务的琐琐碎碎集中在一起,就是一个业务模块,但很让人崩溃的是,模块往往没有单一的出口,你不可能从单一出口使用这个业务,而必须在使用这个模块的外围应用(可能是另外一个模块)选择不同的出口进行使用,这里最复杂的,就是我们需要对这些出口进行编排。而往往,业务模块会被多个外围应用使用,否则就没有必要作为模块存在。不同的外围应用调用相通出口时,则会让应用中编排业务的调用变得混乱。而且还会遇到嵌套中的模块,同时依赖同一模块,更加复杂的编排和依赖关系。

而一种工作流(workflow)的模式,则可以解决这种编排的难以琢磨问题。

业务数据和状态的变更,总是存在于某种业务的流转之中,而这个流转模型,可以确保业务流转在被不同模块调用时保持一致性。工作流模式在前端如何去实践我自己也在探索中,我只是认为,能够确保被不同地方调用的同时,还能确保业务的一致性,是一种很酷的模式。

4 代码量

我最近发现,tree shaking并不好用,控制代码量,使得线上代码体积减少,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是,……但是这和DDD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采取一种架构策略时,在具体代码实现上,常常会因为架构本质的区别而导致最终的代码量差距巨大。架构的理想程度,常常和代码体积成正比,因为,要实现某种理想的架构,代码分散、粘合、为了实现模式的故意使然、符合架构的文件目录结构设计等等,都会增加最终的代码量。

因此,我们不应该追求最理想化,我们必须向现实低头,过渡理想化,并不是最好,相反,过渡一定带来代价。在实现DDD架构时,我们应该保持C端应用本身的轻量化特征,取精华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