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前端UI框架反思

背景

最近了解了一门新框架 alpine.js,再惊叹其简洁的同时,开始反思前端框架(特指 vue react 之类的 UI 框架),真如我们所需要的吗?如果我还在用 jquery,你或许会说我老古板,但是,网络上曾经流传一个段子,“2019年你如何启动前端开发”,nodejs, webpack, babel, cli... 各类工具充斥着我们的视野,以至于让我们开启一个前端应用开发,需要九牛二虎之力,花费大量力气去解决、配置各种编译打包工具。虽然工具给我们在工程化方面带来了很多可能性,甚至衍生出 typescript,以及前两天字节开源的 modern.js 这样的项目,但不可否认,纯粹前端魔法的乐趣,在这些工具面前逐渐被消磨了,慢慢的,前端开发,特别是在特定项目中的前端开发,编程了工具配置和框架使用的纯搬砖工作,所以面试只需要面工具和框架,就好了,有点太偷懒了。我开始疑惑,10 年前刚开始玩前端时候的乐趣和惊叹去哪里了?

我们从来都是在这条曲线上前行,在“乐趣-工程”和“严谨-魔法”这两个象限的探索也并非没有过,却基本上属于前端的异类。实际上,前端除了常见的信息流系统外,还有类似游戏、绘图等其他类应用,但它们却不在主流前端的队伍中。市面上 100 家公司招前端,有 100 家要求熟悉特定的前端框架,这使得类似 figma 或 photopea 这样的应用在国内显有遇见。

我在过去两年没事的时候,就会把玩一些框架,感受它们的奇特之处。比如 cycle.js 或者前面提到的 alpine.js,会有一些体会。随着框架技术的普及,不同的公司,可以轻轻松松出自己的框架,比如阿里的 rax,比如 taro 等等。2020 年微前端话题火了,我又开始看相关的框架,自己也造了一个 mfy,直到 webpack foundation 出来,我彻底懵了,这和 sea.js 有本质区别吗?这刺激我思考,是不是技术兜兜转转又回到了从前,或者用优雅的词描述叫“螺旋式上升”?前段时间在某乎表达了对某 v*t* 工具的看法,马上就被它的作者猛怼了两段话,我原本以为能写出这么优秀的工具的作者应该是会用技术说服人,没曾想热度大压死人,哎。。。如果说 bundless 是接下来的趋势,那我在想,为什么还要服务端去 compile 那一下呢?我们全部人都写 ESModule 的代码不就好了吗?“以前的 npm 遗留问题”,不就是用 export 包一下的事情吗?bundless 个啥?

这些略带情绪的想法,促使我思考,前端领域的种种所谓工程化、工具链,是否真正为开发人员或产品本身解决了问题,还是带来的问题更多一些?今天刚看到一个叫 livewire 的项目,以及最近接触《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一书,感觉整个前端是否真的为技术系统的发展带来了什么价值,没有了前端,或者说,没有了时下那么复杂的 modern 前端,这些应用系统是不是没法设计出来,或者出来也很难用?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可以说,即使没有现在这么复杂的前端工程化,只需要利用 livewire 这类工具,就可以让后端人员独立完成大部分数据驱动的应用(类似 figma 或 photopea 这样的应用则后端无力)。这么来看,前端这些年,轰轰烈烈的发展,发展了个响?

Web 技术过时了

现在 2021 年,似乎很多 web 技术都过时了。比如基于 css 的阴影、过渡动画、圆角、栅格等等,这些具体的东西,在前端越来越少人提及,大家一开口都是 css in js,或者 styled-components,甚至现在提出来 dynamic styles 等等。几年前我们所依赖的 web 基础技术,现在好像过时了,虽然每年都有国际国内的 css 大会,但是,并不是主流,而在众多前端大会中,大家都在讨论的是低代码、工程化、跨平台开发、 设计、serverless 等等。新概念层出不穷,各类架构设计狠狠内卷,看上去一派繁荣景象,实则令人担忧。

在过去的几年里,web 前端技术确实发展了。例如 PWA、WebAssembly、WebRTC 等技术的出现,HTML5 和 CSS3 的演进,但很多技术,对于趴在框架上完成业务系统的开发者们而言,它们的出现或发展对于自己的工作几乎没有任何帮助,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觉得是在乱搞飞机。与其说 web 技术式微,不如说其下沉。例如 webrtc 等技术,如果不用封装库,一般开发者根本不知道怎么用,甚至不知道有这玩意。离开了高级的封装库,一些开发者根本不知道该怎么使用,比如在 jQuery 时代,很多人不会原生的 DOM 操作,而到了 react 时代,甚至不知 DOM 为何物。

除了 web 应用之外,基于 web 技术的跨端实现也层出不穷,react native 开头,后面衍生了一大堆基于原有 web 写法的原生应用开发方式。但这类跨端方案只能写 UI,需要调用系统层组件的能力全都做不到。基于 JS 运行时的客户端,性能又不怎么样,美其名曰更少的人力做更多事,实则是用三流的人写三流的应用。

或许,不是 web 过时了,而是不带这些低劣的人和应用们一起玩了,随着 webassembly 的发展,逐渐把 web 应用转交给其他语言的开发者,让这些搞来搞去在搞各种工具链自以为是的前端开发好自为之。

没有性能,不成方圆

现在一个应用打包之后几个 M 再正常不过了。代码中充斥着 O(n2) 的多层遍历,美其名曰“先抗住再优化”,这种论调我可以理解为“功能我实现了,不到万不得已,你根本不知道我堆了一堆屎”。除非团队有明确的指标和负责任的技术领导,否则,一个项目的性能永远会失控。而这些毫不在意的性能,正在慢慢毁掉软件领域的优秀积累,一代比一代差,到最后,上个世纪的软件开发能力和素质,将被望尘莫及,最后封神,但实际上,却是一代一代堕落而至。

在数据结构和算法上欠下的债,总有一天会在重构中还回来。

All in JS 的赌徒心态

把所有东西都写在一个 js 文件里,导致代码功能混杂在一起,自以为是增加了灵活性,实际上是不知所措的愚蠢表现。

例如,市面上所有的 UI 组件库都声称自己是在统一设计语言下的产物,比如 antd 是 ant design,比如 semi design,但是从它们的官网,我完全读不出它们的 design 究竟为何物。说白了,他们是先有所谓的组件库代码,然后再来谈设计。所以,在他们的资料中,设计语言是附属品,代码,而且是特定条件下的代码才是主体。

真正的 UI 组件库,一定是让使用者先了解设计,再有通用的 css,最后才是各种框架的封装库,而框架的封装应该是可远的,而不是主体。本末倒置是这个时代,不单单是前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就像前几天某大厂买星项目一样,为了完成 kpi 而毫无敬畏之心,这样的公司,你能肃然起敬?

抛弃 css 成为前端乐此不疲的事,说明前端(或者整个行业)越来越不在乎(或者说没有话语权)应用的设计与性能的平衡。说白了,就是懒。

类似 styled-components 这类方案的流行,本质上就是牺牲性能和合理组织的偷懒行为,因为你可以把样式用 js 来写,从而不用去思考写东西该怎么去实现,其他交给工具,不管是编译时,还是运行时。

结语

近几年这种前端发展的风气,反过来说明前端的问题在于天花板低(门槛也低),就和一些低门槛没有利润的行业一样,看上去琳琅满目,实际上一地鸡毛。而且,由于惯性,这种局面基本上是不可能打破了,让人感到无比凄凉。不过,好在越来越多的后端技术栈开始去兼容前端,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应用形态也会慢慢重回统一,在一个架构中去实现,而非前后端分离。而且,我相信这种前后端一致性,才是未来的趋势。

已有3条评论
  1. 隔壁老王 2022-11-11 19:21

    楼主用心思考了,说得很好,切中行业弊端。alpine.js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框架,感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下一个比它设计更加简单易用的前端框架:https://daggerjs.org,编码方式十分贴近原生js,同时又提供了数据绑定和监听功能。非常赞。

  2. rxliuli 2021-11-04 14:32

    前端确实很多时候都是在折腾,圈地自萌,但这也是前端社区的一部分,让前端生态变得相当繁荣。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很多东西不做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 rxliuli 2021-11-04 14:59

      另外 vite 挺好用的,比它的前辈 snowpack 兼容性好得多